色色色先锋,情瑟视频在线免费观看,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永久,久久久久亚洲AV六月丁香

English

盤點:2017年我國食品安全檢測市場發展新特點(一)

發布時間:2018-02-09      瀏覽次數:2385    分享:

       食品安全關系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已成為衡量人類生活質量,社會管理水平和國家法制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食品領域的分析儀器市場近些年來也一直是各大儀器廠商爭奪的一個重要戰場。本文主要對2017年食品領域的一些新變化及其可能對的分析儀器市場產生的影響進行了盤點,已饗讀者。從2017年全國食品安全形勢來看,總體較為穩定。

1、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減少

       就2017年全年的食品安全突發事件來看,本年度相比于往年有較大幅度的減少。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歷來備受民眾關注,如“蘇丹紅”、“三聚氰胺”、“瘦肉精”等事件,這些關鍵詞仍然讓人記憶猶新。這些突發事件給政府、產業、農戶、企業、消費者幾方都帶來了短時間內無法彌補的傷害和損失,造成了民眾恐慌。

       可喜的是,隨著2015年新食品安全法的頒布和實施,政府在應對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方面加大了投入。新食品法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負責,統一領導、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以及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對工作,從而將食品安全突發事件下沉到縣級,從基層單位減少了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的可能。

       2017年召開的十九大報告中也強調,要“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讓人民吃得放心”,而食品安全的源頭在農產品,基礎在農業,農產品質量安全成為食品安全的首要屏障和根本基礎,必須加強監督檢查,從基層筑起安全的“防火墻”。2017年,政府在基層食品安全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政策支持。

2、基層食品檢測投入增加

       首先,以創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市)為契機,加強了產地環境污染治理,保障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建立起有效的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制度。據了解,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市)的創建開始于2014年,到目前為止已經累計達到332個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市)。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要求縣域內主要農產品的監測合格率要求達到98%以上,禁用藥物和違法添加物質的監測合格率達到100%,而且該項為關鍵項,實行一票否決。

       其次,2017年4月,國家糧食局發布了《國家糧食局關于做好2017年糧食質量安全重點工作的通知》。通知中要求在強化糧食質量安全保障機制方面,要積極爭取同級財政支持,增加經費投入,保障各級糧食質量安全監管所需經費特別是檢驗檢測經費。在提升糧食質量安全監測監管能力方面,強調了要建設廣覆蓋的檢驗監測網絡,并強化基層監管能力建設。

       最后,2017年發布的《“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中指出,要加強基層監管力量和基礎設施建設,配備專業機構、專業人員、專業設備等,推動實現基層裝備配備標準化;重點加強基層檢驗監測機構和主要糧食收儲企業檢驗能力升級改造,配備必要的快速檢驗儀器設備,充分發揮從源頭上保障糧食質量安全的作用。

3、食品安全盯住土壤源頭

       土壤是一個開放體系,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資源,也是農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我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土壤污染較重。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據統計,中國耕地面積不足全世界一成,卻使用了全世界近四成的化肥,中國單位面積農藥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過量施用農藥化肥嚴重地污染了水體和土壤。土壤被污染后,就會導致農作物品質惡化,食品質量無法得到保證,從而影響人體健康,直接關系到人類生存質量的好壞。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強調要加大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力度,促進環境質量改善和生態系統修復。特別是針對當前突出的霧霾、水體富營養化、土壤污染等環境問題開展重點整治,強調從源頭上治理食品安全問題。例如,由于土壤環境與農產品安全密切相關,國家在土壤環境方面的資金扶持力度也在逐年加大。2017年,環境保護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衛生計生委共同組織開展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本次土壤詳查,樣品除了土壤、地下水外,也包括了農產品。為此,環境保護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還共同組織編制了《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農產品樣品分析測試方法技術規定》(簡稱《農產品分析技術規定》),以指導、規范相關樣品的分析測試工作。

4、食品安全快檢:需求激增 隱憂尚存

       近年來,各地紛紛上馬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建設項目。從一些地區已上馬的快速檢測項目看,大多是簡單的“車載平臺+常規實驗室檢測設備”模式,即簡單地把實驗室設備搬到了車上,而非專門針對流動檢測應用環境配備的有針對性的設備。因此,絕大多數尚待啟動的省份,在制定車載裝備規劃時無所適從。

       我國目前快檢設備市場企業眾多,產品的質量均一性和穩定性不足,甚至于同一廠家的不同批次產品往往也存在著明顯的質量差異。所以,目前基層特別是縣級食藥監管部門快檢檢不出問題的現象屢見不鮮,國家投巨資建設的快檢體系還未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制定食品快檢產品的強制性質量標準已迫在眉睫。

       2017年3月,為保證食品快速檢測方法評價工作的科學性和規范性,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組織制定了《食品快速檢測方法評價技術規范》。這也意味著風頭正勁的快檢技術自此有了評價規范,變得有據可依。據了解,《規范》適用于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組織開展的食品(含食用農產品)中農獸藥殘留、非法添加、真菌毒素、食品添加劑、污染物質等定性快速檢測方法及相關產品的技術評價。

5、史上最嚴奶粉新政實施

       以前嬰幼兒配方乳粉市場存在兩個突出問題:一是嬰幼兒配方乳粉配方過多、過濫,配方制定隨意、更換頻繁,例如現有企業中,產品數量9個以上的生產企業有59家,個別企業甚至有180余個配方;二是使用標簽和廣告亂象較多。我國約有106家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企業,原來的產品配方大概有2300個,企業集中在黑龍江、陜西、內蒙古、河北等。

       2018年1月1日,堪稱“史上最嚴奶粉新政”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全面實行。這部由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的規定對我國市場上的本土奶粉和進口奶粉做出了嚴格要求,《辦法》中指出,2018年起,未取得注冊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將不得在境內銷售,每個企業原則上不得超過3個配方系列、9種產品配方。對于那些未注冊的奶粉品牌,在2018年1月1日起全面停止生產,而且市面上的這些產品只能銷售到保質期結束。這標志著,2019年12月31日后,未注冊的奶粉品牌將徹底消失。

       新政加強了政府抽檢、奶站和乳品企業自檢的檢測制度,特別對涉及的424個嬰幼兒配方奶粉奶源的奶站開展專項檢測。隨著新政的實施,國內主流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在加強自身生產設備設施和檢驗能力方面的需求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附件 2017年食品領域頒布和實施相關政策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