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色色先锋,情瑟视频在线免费观看,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永久,久久久久亚洲AV六月丁香

English

飲用天然礦泉水產品質量分析

發布時間:2021-08-18    瀏覽次數:3570

作者:米曉春  國家飲用水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微生物室主任/微生物領域技術負責人

1   飲用天然礦泉水定義

GB 8537-2018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飲用天然礦泉水》中規定飲用天然礦泉水定義為:從地下深處自然涌出的或經鉆井采集的,含有一定量的礦物質、微量元素或其他成分,在一定區域未受污染并采取預防措施避免污染的水;通常情況下,其化學成分、流量、水溫等動態指標在天然周期波動范圍內相對穩定。

而GB/T 13727-2016《天然礦泉水資源地質勘查規范》中規定為:從地下天然涌出或經鉆井采集,含有一定量的礦物鹽類、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氣體的適合飲用的天然礦泉水,其水溫、水量和水中所含化學成分相對穩定且對人體有益。

從標準中給出的定義可以看出,首先,飲用天然礦泉水是一類特殊的可持續礦產資源,通過地表降水可以對地下深層的礦泉水進行補給。其次,礦泉水的成分含量要相對穩定,不能有周期性的變動。雖然國家規定在食品廣告當中不得對疾病有直接的宣稱作用,但是毋庸置疑礦泉水當中含有的某些特定礦物質成分對人身體是有一定益處的。最后,優質礦泉水比拼的是對水源的保護,水源水質特別優良,保護的好,就稱得上是一個優質的礦泉水。

2   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國家食安標準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作為依據,以加強食品安全監督管理,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為目的,對食品產品進行國家食品安全監督抽檢。

下表列出部分近年來各地監管部門針對礦泉水產品抽檢不合格情況:

抽檢部門

時間

不合格情況

吉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2017.09

2批次不合格/偏硅酸,溴酸鹽

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2017.11

1批次不合格/銅綠假單胞菌

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19.03

1批次不合格/

黑龍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19.06

1批次不合格/

云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19.10

3批次不合格/銻,耗氧量

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19.12

1批次不合格/鍶,偏硅酸

甘肅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2020.01

1批次不合格/標簽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0.04

1批次不合格/銅綠假單胞菌

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0.06

1批次不合格/銅綠假單胞菌,偏硅酸

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0.07

1批次不合格/溴酸鹽

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0.08

2批次不合格/溴酸鹽,硝酸鹽

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0.10

1批次不合格/銅綠假單胞菌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0.11

1批次不合格/銅綠假單胞菌

天津寶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0.11

1批次不合格/溴酸鹽

新疆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1.03

1批次不合格/溴酸鹽

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1.03

1批次不合格/銅綠假單胞菌

不難看出,全國各地區均有礦泉水產品超標現象,而不合格項目仍集中在溴酸鹽、銅綠假單胞菌、偏硅酸等。

2020年10月,有媒體整理了近5年來監管部門抽檢情況,發表稱抽檢336批次不合格礦泉水產品,不合格原因涉及銅綠假單胞菌、溴酸鹽、界限指標等19項指標。其中界限指標不合格產品批次也很高,但并不代表這些產品不是礦泉水產品,實際上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很多企業為防止微生物超標,會采用反滲透等裝置進行處理,處理過程中源水中界限指標含量發生改變從而導致產品抽檢不合格。

通過對我中心近兩年來進行委托檢驗礦泉水成品水不合格情況匯總發現,不合格產品比例大概占4.1%,與抽檢情況大致相符,不合格項目主要集中在溴酸鹽、微生物指標和界限指標等,除此之外,鉀、鈣、鎂等標簽明示指標及污染物指標等也有不合格情況產生。說明礦泉水產品中微生物污染問題仍較為突出,而采用臭氧進行消毒處理后產生溴酸鹽的問題比較嚴重,控制微生物污染與溴酸鹽產生兩者較為矛盾,常常給企業帶來困擾。下圖為我中心近兩年委托檢驗礦泉水成品水不合格情況:

 

通過分析,導致部分項目不合格原因總結如下:

1)溴酸鹽:當源水中含有溴化物,其濃度低于5μg/L時,一般較為安全;濃度達到5~10μg/L時,在臭氧氧化作用下,有可能形成溴酸鹽;超過10μg/L,超標風險較高。

      對溴酸鹽的控制主要應關注源水中溴化物的含量,在實際工藝中應降低臭氧加入量,使其不超過0.2mg/L,縮減臭氧接觸時間612min等方式,或采用復合型殺菌模式進行控制,當然最理想的方式是采用無臭氧工藝。

2)銅綠假單胞菌:當源水中含有銅綠假單胞菌、水處理工藝中形成難以祛除的生物膜、環境不潔凈或消殺效果不夠理想、人員操作不當或包材引入污染等情況發生時,極易導致終產品銅綠假單胞菌不合格。

      合理設計水處理工藝,提高殺菌效果,有效進行環境消殺和控制人員操作加強對包裝材料的控制等方式可以有效控制銅綠假單胞菌的污染。

3亞硝酸鹽如果水體中微生物量超標,當源水中含有硝酸鹽,其在亞硝化細菌作用下會有可能形成亞硝酸鹽,當使用氯胺類消毒劑時也會有亞硝酸鹽生成,另外,當水體收到工業或農業活動污染后也會導致亞硝酸鹽超標。

      應重點關注源水中的亞硝酸鹽含量,在單獨采用中紫外線處理時可能會導致亞硝酸鹽形成,后期需要配備相應工藝進行處理,應定期監測水處理系統并及時調整工藝以保證水的消毒效果。

4界限指標7項界限指標超標除源水未符合GB 8537規定外,應重點考慮是否由加工工藝導致成品不達標,對此應重點關注對水源水和成品水的檢驗數據。

3   抽檢要求和變化

      3年來國抽細則總體變化不大,但部分內容應引起企業重視:


 



4   生產企業的一些建議

1)不合格項目

對于不合格產品,應先分析不合格項目產生的原因,查找不合格項目產生的環節,有針對性的進行合理設計工藝流程。

2)提高產品質量意識

生產企業應加強對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及技術規范的理解和學習,應加強產品質量全流程控制,而對食品安全的職責和擔當是每一個企業應有的義務,應加強對產品檢驗的重視。

3)選擇合適的檢測機構

    合格的檢測機構必須具備數據準確、公平公正、誠實守信等基本條件,企業還應從技術能力水平和創新服務質量等方面綜合評價所選的檢測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