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色色先锋,情瑟视频在线免费观看,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永久,久久久久亚洲AV六月丁香

English

食品加工環境微生物監控 — 監控指標的選擇

發布時間:2022-09-09    瀏覽次數:3518

來源:六扇門Study

食品加工過程微生物監控示例

GB 14881 在附錄 A 中提出,“應以能夠評估加工環境衛生狀況和過程控制能力的指示微生物(如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酵母霉菌或其他指示菌)為主, 必要時也可采用致病菌作為監控指標。

根據研究文獻及歷史數據顯示,約 90% 的食源性致病菌來自沙門氏菌、單增李斯特菌的污染。此外,還需要基于原料組分、加工環境、產品特性、 儲存和運輸條件等多種因素進行風險評估,舉例,如下圖(下圖來自知網論文中內容)。

微生物生產環境及食物

常見問題:

小六,為啥多用指示菌作為環境監控目標菌呢?

1.致病菌的檢出屬于小概率事件,其背后的發生概率與指示菌的含量有密切關聯,所以,我們通過檢測指示菌(相對容易的事情)從而來降低致病菌污染(重大事件)發生的的風險。

2.環境中致病菌污染率和濃度都很低,常規方法很難檢出,但指示菌數量較多,容易檢測和計數。

3.指示菌同致病菌有相似的PH、營養、溫度、水分等,檢測指示菌具有一定代表性。

4.可操作性強,指示菌檢測操作方法簡單,一般的實驗室都可以完成。

小六,我還有一個問題,腸桿菌科和大腸菌群選擇哪個好一些?

更推薦使用腸桿菌科。
1.腸桿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是一大類革蘭氏陰性菌,我們熟知的一些致病菌:如沙門氏菌、大腸桿菌、志賀氏菌都屬于腸桿菌科。
大腸菌群并不是一個分類學名稱,沒有腸桿菌科的定義準確。對于食品加工的衛生指示菌來說更科學合理。

2.腸桿菌科整體上對環境的耐受性更強,非常容易在清潔不良的區域進行定殖,特別是在食品生產中的干燥環境,大腸菌群可能無法生存,但是致病性的腸桿菌科可能會存在。

3.腸桿菌科包括了大腸菌群,同時還包括沙門氏菌、克羅諾桿菌屬等,因此如果腸桿菌科呈陰性,基本可以判定產品中的沙門氏菌或者克羅諾桿菌屬含量較低,在歐洲食品行業中廣泛使用。

小六,再說說致病菌吧,主要監測對象有哪些?

致病菌監測對象主要有沙門氏菌、單增李斯特菌、克羅諾桿菌屬等。

小六,詳細說說嘛

好滴,小六就來說一說。
低水分活度的固體和半固體產品,如奶粉、巧克力、堅果、干制豆制品等需要重點關注沙門氏菌;嬰幼兒配方食品等要重點關注克羅諾桿菌屬;即食類冷藏食品重點關注單增李斯特菌。

舉個例子,比如嬰幼兒配方食品需要重點監測克羅諾桿菌屬和沙門氏菌,環境中會以腸桿菌科作為重點監控對象,克羅諾桿菌屬和沙門氏菌定期監測。像即食食品、冰激凌、奶酪等會重點監測單增李斯特菌,它們的生產環境就需要重點監測李斯特菌屬,單增李斯特菌定期監測。
監測對象的細化還要考慮分區和頻率哦!

小六,我又冒出一個問題,空氣中需要做致病菌監測嗎?

空氣中不需要滴,一般使用指示菌作為監測目標,如菌落總數、霉菌酵母。

謝謝小六的分享

不客氣哦,非常感謝小伙伴與我們一起探討學習。
歡迎關注我們公眾號哈!